教学能力发展
教学能力发展
“医教争鸣”第十二期直播回顾 | 形成性评价——从理念到实践
2023-09-25 浏览次数:45
本期活动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严斌老师主讲,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喻荣彬老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邹扬老师,北京大学王月丹老师,南京医科大学周蕾老师,南京医科大学季旻珺老师担任研讨嘉宾,围绕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实践应用及前沿发展等内容进行研讨,分享经验,引起了会议现场的热烈讨论。
▲严斌老师进行主题汇报
主讲人严斌老师作了题为《胜任力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以<口腔正畸学>课程为例》的报告,在介绍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素和评价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同时,结合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课程进行实证教学案例分析,介绍了在教学中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开展多元综合评价的探索、具体做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和经验反思。
▲研讨环节
研讨环节中,邹扬老师、王月丹老师、周蕾老师、季旻珺老师分别围绕“形成性评价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确保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性”“如何做好临床见实习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围绕形成性评价开展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设计”等4个议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展开了极具学术深度和应用时效的“争鸣”。
都有哪些“争鸣”?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Q1
1、形成性评价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师生沟通低效率:形成性评价的核心是形成,其本质是师生间开展有效、积极的沟通,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如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师生双方沟通时间少、沟通内容笼统等。
教师形成性评价理念有待加强:教育经验丰富的年长教师相对新兴教师群体而言,接受了更多的传统教育,就其自身学习与成长经历而言,对于形成性评价的理念、方式等内容的理解较为薄弱,甚至存在误解。
缺乏公平、客观、信服力强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全方位、融合式的评价,需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不断反馈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方向,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具体、有效、公平、客观的量化指标或指导体系,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有代表提出,形成性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学生个性人格成长的过程,不应用量化的东西来束缚形成性评价的灵活性,更不应让过多量化指标成为形成性评价的核心要素;也有代表提出,量化指标固然客观,但是,如果教师自身具有形成性评价的理念和认知,适当的量化有助于帮助教师记录学生的变化过程。因此,一种观念、一个事物的内涵与外延往往取决于执行者在实践中的理解和运用。
Q2
判断形成性评价是否有效,最终要看形成性评价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形成性评价需要师生双方进行大量且长时间的接触与相互反馈,要求教师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反馈过程中,师生双方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依据教学方案学习,形成教师逐步优化调整和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
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形成性评价不是评判与考核,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评价时可以采取评分制或其他量化的评价方式,但是不能将其列入总结性评价,可借助记分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阶段评估、形成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记录。
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学生的成长,应根据学生认知、成长经历、个性特点等实施个性化、平等的探究式反馈,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关注学生需求。
Q3
临床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不能截然分开,二者相辅相成,应有机结合用于临床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可以采取递进的方式逐步给予学生实操机会、借助医学模拟仪器测评学生学习情况、实操课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等方式完成形成性评价。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应高度关注并深入探讨如何使用形成性评价,使之更好地服务并契合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促进医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临床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对资源高度依赖,应关注临床资源、教学支撑条件、教师作用和教学计划的跟进,如临床资源的可获得情况、师生接触的广度和深度、教学计划中的轮转安排等。
Q4
4、围绕形成性评价开展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设计
形成性评价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动力和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应在今后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注重教师教学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对教师来说形成性评价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形成性评价内涵、及时进行有效反馈等。形成性评价要求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扎实,这将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师也是形成性评价的受益者。
最后,喻荣彬老师、严斌老师、邹扬老师、王月丹老师、周蕾老师、季旻珺老师分别针对本次“争鸣”的内容做出总结发言,本期活动在线观看人次达2000余次。
转自——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