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争鸣”第十期直播回顾|如何命制高质量的医学考试试题?

2023-09-25 浏览次数:30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齐心老师主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海潮老师担任主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向阳老师、中国医科大学张阳老师、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江哲涵老师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金哲老师担任研讨嘉宾,围绕高质量命题工作进行相关研讨,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遗憾错过了直播的粉丝们,跟着我们的直播回顾一起来重温精彩学术内容吧。

图片

▲齐心老师担任主持人
主讲
环节
图片▲李海潮老师进行主题汇报

作为主讲人,李海潮老师《如何命制高质量的医学(理论)考试试题》为题作报告,结合对院校教育阶段考试、临床医学考试面临的挑战以及医学考试的变化趋势的分析总结,详细阐述了整合型试题的特征及基于临床情境的A2型试题的重要性,并从“认知层次”角度对其进行了剖析。

最后李老师对整合型试题的命制原则及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谈到医学(理论)考试试题应该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训产生一定积极作用,试题“有意思”才能称为高质量的医学(理论)考试试题。

  

研讨
环节

图片

在研讨环节,向阳老师、张阳老师、金哲老师和江哲涵老师分别围绕“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阶段、不同考核情境下的命题目标与重点”“如何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研制开发临床案例整合型试题?”“基于案例研讨:常见的医学考试命题误区及命题注意事项”等3个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展开了激烈的“争鸣”。

都有哪些“争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Q1


1、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阶段、不同考核情境下的命题目标与重点?
图片

图片

考核的设计应该跟教学阶段结合起来,院校教育跟毕业后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院校教育更关注对知识的理解,毕业后教育则关注应用能力。认识疾病和学习疾病的诊疗有着本质区别。院校教育是让学生认识疾病,而毕业后教育是让学生学习“疾病的诊疗”。

所以毕业后教育会侧重应用情景式的题目,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应用,院校教育则是应用一定的情景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是对一个疾病的理解。

      这个时候也需要区分是考察基础阶段的还是临床阶段?如果是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阶段,考察重点是基础知识,这里的情境型、整合型命题更关注“现象”本身,如一个病人出现发热现象背后的基础知识;到了临床医学阶段,就是临床与基础的结合,命题会呈现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案例,考察疾病背后的机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先要确定考试的性质与目的,学科期末考试、阶段考试都不同;其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临床实际来做相应的考试大纲或考试命题蓝图的设计也很重要;最后,命题老师也要接受相应的培训,考试的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一致。

      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生,更检验教师作为一个培训者是否培训到位。考试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考试大纲,避免过度专科化,考核内容应该匹配考核对象与考核对象的层级和程度,考试设计应搭配好A1型题A2型题的比例、认知层次记忆理解应用比例、试题难度比例等,考试形式也要随着考试内容进行搭配。

图片
图片
图片

       出题要把考核的知识点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临床情境当中,用一个合理的题干去呈现,然后在不同的这个临床的节点上,用一个恰当的引导句去提出我们的问题,再去设置同质化有干扰性的选项。出完题后,怎么保障质量呢?我们可以通过邀请其他专业组的老师试做题,去发现问题,也可以适当让学生参与试题的讨论,找出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

       任何的命题编制,如果往标准化的这个角度来去想,尤其像理论考核这样,还是能很大程度的做到标准化的工作,有可参照的套路帮助我们做规范化的设计。从测量学的角度来看,实际试题的区分度跟难度、干扰选项的布置有关,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测量的这些手段来去帮助我们去进行组卷,包括难易度等。

图片
图片


Q2


2、如何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研制开发临床案例整合型试题?
图片

图片

整合性试题命制要跟整合课程结合起来,需要有基础跟临床的老师一起参与命题的机制,整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围绕临床医学生未来的知识结构去做一个构建,这时候首先要解决机制问题

      基础跟临床老师一起出题是需要分阶段的,在考学生基础阶段的,就是基础老师为主导,就好比“基础老师的思想是目标,临床老师是手段”,到了临床阶段,我觉得基本上就可以反过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床与基础相结合需要有个制度保障,有制度保障才能保证更加专业的命题,让更加专业的人参与试题的研发过程。

       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邀请了有临床背景的老师去做出题老师,还有一些老师,没有临床背景但科研做的特别好,那我们发现这些老师,去命制跟科研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应用题目比较有质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有帮助。

      我们学校基础阶段,大二到大三的基础的整合学科学生,大概能做到30%到70%的A1型题,到大四临床核心模块了就要求100%的准确率了,关于A2型题,我们的经验是在大二学生上这些基础学科的时候,基本上A2型题的正确率只能到50%,然后到临床阶段大四了,他们的正确率大概能到100%。

图片
图片
图片

      考试不仅是学生的指挥棒更是老师的,怎么把基础老师关注的、非常重要的一些基础的点,去恰当的融入到这个临床情境当中去,目前看起来最好的方式还是由基础的老师提出来这个考点,他希望一个什么样的临床情境,然后临床老师去协助构建这个临床情境。

Q3


3、基于案例研讨:常见的医学考试命题误区及命题注意事项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哲老师运用了大量案例,现场结合三十余道笔试试题分别指出了实际命题中A1型题和A2型题的区别、题干、引导句以及选项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帮助大家规避明显的出题误区,避免出错。


图片
图片
图片

▲部分线上参会老师合影(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齐心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本期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到2000人次,腾讯会议室爆满301,活动期间观众们讨论热烈,在线的观众纷纷在聊天区提问,与嘉宾们针对期末考试区分度、临床老师和基础老师如何更好的配合、激励临床老师命制高质量试题、考试命题中是否需要增加思政元素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转自——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