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

安艺平:牢牢抓住质量文化建设关键点——二论抓好审核评估推动质量文化建设

2024-03-13 浏览次数:18

质量文化是持续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最持久的内生动力,文化心理、组织结构和参与沟通三个维度共同构成影响高校质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约束”走向“文化自觉”需要牢牢抓住的关键点。

凝练学校质量文化精神,培育价值认同是前提。结合人才培养实际,开展质量理念、质量标准大讨论、大宣传,深化“一训三风”内涵,凝聚师生质量文化共识,将质量价值观及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把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植根以提高“大国良医”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精神,让“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处处彰显质量”蔚然成风。夯实学生中心的质量价值理念,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构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布局、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体系,升级数字教学条件,改革教学评价,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要学习”。

建强质量保障组织,完善组织结构是基础。建强“校—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专家、兼职教学研究员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员四支队伍全链条教学质量建设、指导、监督、反馈作用;学院设立教学管理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基层教学组织实施“双带头人”工作室,设置教学秘书,规范工作职责。强化学生工作部门的贡献支撑度,构建“职责明晰、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自担责、运行顺畅、工作高效”的质量管理机制。以审核评估为契机,细化教学全流程质量管理规范,将产出导向理念落细到课程教学改革中,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抓实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同行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听课,试卷、毕业论文抽查,中期教学检查,学生学业预警等各环节质量控制。激发教职员工和学生质量文化主体活力,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常态化融入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选树优秀典型。引导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以精细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共建共享质量文化。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抓手,健全学生评优表彰和资助、心理、实践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良好学风。

构建全员参与机制,形成联动合力是保障。质量文化的生成不能仅依靠教学管理部门,需要“上下联合、内外联动”。学校层面要引领理念、制定决策、布局规划;职能部门、院系要协同配合,凝聚师生质量主体意识,完善与质量主体匹配的质量制度,培育内生质量文化;师生员工自觉履行职责任务;多渠道吸收校友、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各方参与。构建综合评价机制,建立以质量和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建立教师成长数据库,动态分析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制定教师分类考核标准,构建激励教师专业增值性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行为精准“画像”,构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分类督导机制,构建“全校统筹、统一组织、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稳步推进”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建立分类督导评价标准,运用综合督导、常规督导、专项督导、随机督导、跟踪督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督教、督学和督管,及时通报督导情况,为学校质量文化建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