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公共卫生学院
2024-08-30 浏览次数:10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育发端于1926年的学校前身上海东南医学院,1959年创办卫生系,1977年招收首届全日制预防医学本科生,1986年获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点,2000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2003年获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点,2005年获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博士学位点。学院2017年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2年获批建设全国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卫生毒理学系、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健康促进与行为科学系(预防医学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科研实验中心和医学数据处理中心等10个学科系(中心)。
学院拥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预防医学质谱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获省高峰学科、高校国内一流学科A类、等重大学科项目建设。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和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专项、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9项。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奖项20余项。
一、坚持旗帜鲜明,引领学院高水平建设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推动实践、指导教学,健全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廉洁从教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教师严守师德师风底线,坚持廉洁执教,德高为范。落实院领导联系基层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学科系、中心,全面了解师生思想动态,以谈心谈话制度为抓手,加强日常教育引导,及时回应师生关切,切实筑牢学院师生思想政治安全稳定环境,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院工作各方面。
二、推进三全育人,培养卓越公共卫生人才
1.多元聚力,实现“全员育人”有力度
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成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贯穿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全过程,将思政教育融入学院科研教学、教育管理等各方面、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2.多维贯通,实现“全程育人”有梯度
建立“包干”式本科培养模式,构建“学科+专业”“导师+学生”“研究生+本科生”互联机制,构建“学科-支部”“党小组-课题组”的育人矩阵,形成“学科带头人-导师-博/硕/本”的人才梯队,搭建从入校到毕业“全链条培养”育人平台。低年级以适应为出发点,以新生教育实践为主线多维度培育。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科带动专业为重点,以“我与公卫有约”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创建“安全文明和谐友善”寝室为切入点。中年级以成长为出发点,多途径落实五育并举。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开展大学生团体辅导,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主题,分模板、分阶段开展辅导,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有效规划大学生活。强化师风学风品牌,营造乐学善学的优良学风。高年级以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主线,搭建就业指导平台。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从考研经验交流会到报考指南,从考研心理辅导到冲刺动员,力求为考研学子提供精心、精准服务,帮助他们蓄积动能、增强信心。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实施春芽计划,鼓励学生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业,与时代同向同行,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3.多向驱动,实现“全方位育人”有广度
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一体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坚持德育铸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推进“公卫人身份品牌”建设,着力完善“院情院史我来说”特色品牌,全面开展“学习雷锋在行动”活动。坚持智育润心。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本科生培育雏鹰计划”“学海远航工程”,强化师风品牌,开展“教授引领大学生涯”“海归护航成才路”,教育引导学生高质量成长。坚持体教融合。推进“三走”落地,优化《公共卫生学院大学生体质提升计划》,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实施健康打卡,打造“素质拓展训练营”,学生体测优良率稳步提升。坚持美育熏陶。推进“价值品牌”“文化品牌”建设,进一步弘扬“奉献担当、执着奋斗、坚守创新”的公卫人精神,丰富“公卫名片”内涵。坚持劳动促进。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安全和谐文明友善”宿舍创建工作,搭建多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支医支教、文化宣传、健康服务。
三、落实以本为本,提升教育教学综合实力
1. 坚持立德树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凝聚全员育人合力,搭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平台,逐步形成德育铸魂、启智润心、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位一体”的卓越公卫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立党员教师先锋示范岗,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大调研,不断深化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管理考核体系改革。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通过教学案例展示、现场示范说课环节,引导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实现医防融合、理实贯通、医卫教研协同育人,构建产教研融合的新时代“4C+”,即以公共卫生学院(College)为主体,临床学院(Clinic)、社区服务中心(Community)、附属疾控中心(CDC)和国内外科研院所等公卫相关机构共同合作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2. 坚持教学+中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邀请全国专家召开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建设,优化培养环节,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和质量把关,探索设立预防医学专业拔尖人才创新班,推进流统学科“虚拟教研室“建设,召开预防医学、卫生监督学专业建设专家指导会。举办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教指委会议,引领推进学院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3.坚持人才强院,全面激活创新发展活力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方位搭建教师能力培养提升平台,畅通老中青传帮带渠道,推行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和导师-青年教师结对项目计划,聘任资深教授担任第二批“青蓝工程”指导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国自然申报辅导会议等系列活动,鼓励引导教师前往高水平大学进行访学深造,深度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素养。学院颁发公共卫生学院关于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通知文件。鼓励教师参与师资培训、学术交流。
4.坚持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准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围绕公共卫生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推动我校公共卫生与其他医学学科、相关非医学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全面推进高峰学科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力争创建一流学科。完成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方案校内专家论证工作,全票通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学位专项评估,建立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点工作组高质量推动专博学位申报工作。配合学校与青海大学签署《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合作协议》,共同开启“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新篇章。
学院6个科研团队分别与安特卫普大学、胡弗汉顿大学、莫瑟大学、南澳健康医疗研究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科研团队签订科研合作协议,聚焦同一健康主线,组建跨国研究团队,共建共享平台资源,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
合肥、六安、马鞍山顺利获批建设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附属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挂牌,与同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庐江县人民医院、安徽优崔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宣城市美年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约校外实践基地合作,与必欧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
5.坚持全面评教,全面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与学院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为遵循,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不断健全教学环节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着力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遵循全面性原则、多样化原则、效率与效益原则、发展与问责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立足现代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体现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过程性和全员参与性;遵循高等教育多样性特征,形成多样化的质量观,建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兼顾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发展导向与问责导向,确保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实现持续改进;各个系统之间通过制度、教学过程等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各司其职,是一个多维闭合系统;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规章制度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叙述简洁、便于操作,评价指标层次简单、重点突出。
学院内部建立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闭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教研室聚焦虚拟教研室建设,积极开展云上教研活动,邀请外部知名院校专家开展集体备课评价。学院层面邀请外部专家问诊把脉,开展预防医学国家一流专业子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习大纲、国家一流课程等评估与审核工作。
四、服务学生成才,人才培养成效日益彰显
1.亮身份,守初心
低年级以适应、融入为出发点,以新生教育实践为主线多维度培育。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科带动专业为重点,以“我与公卫有约”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创建“安全文明和谐友善”寝室为切入点。
2.争先锋,强担当
中年级以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多途径落实五育并举。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开展大学生团体辅导,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主题,分模板、分阶段开展辅导,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有效规划大学生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努力实现高质量成长。强化师风学风品牌,开展“教授引领大学生涯”“海归护航成才路”系列活动,选取高层次人才、归国博士为青年学生讲授专题微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组织学生晚自习、构建学习互助小组,推动健康报国思想入脑入心。定期开展以“研究生-本科生”考研指导、“毕业生-在读生”职业引导为内容的“朋辈引航,青春同行”系列活动,营造乐学善学的优良学风。
3.践承诺,作表率
高年级以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主线,搭建就业指导平台。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从考研经验交流会到报考指南,从考研心理辅导到冲刺动员,力求为考研学子提供精心、精准服务,帮助他们蓄积动能、增强信心。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实施春芽计划,鼓励学生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业,与时代同向同行,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途径,加大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动员、推荐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4.成大才,担大任
近三年学院积极探索“多方互动、持续融通、五育并举”的育人方法,围绕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改进培养工作思维方式,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其一是实现本科生高质量就业。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3.16%、96.00%、95.24%,均高于学校年度平均就业率。其二是本科生升学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近三年升学率分别为62.80%、61.90%和65.09%。其三是本科生全面发展成绩显著。2021年来,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赛事奖励220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3项,省级24项。同时有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3人获评安徽省优秀本科毕业生。
发挥校友育人功能,充分运用好我院优秀校友资源这一优势,挖掘先进事迹和岗位贡献,加强宣传,打造“公卫述事校友品牌”栏目,邀请校友回校现身说法,激励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迈入新时代,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践行“学达天下为公,行护健康之卫”的院训理念,瞄准健康中国战略,面向人民群众健康,始终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奋力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努力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