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基础医学院

2024-10-01 浏览次数:10

一、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发端于1926年成立于上海的东南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前身)的若干学科,后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壮大,1976年整合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教研室)设立基础部,2000年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学院始终弘扬安医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校训,以“兴国、奉献、仁爱”为育人理念,紧密结合新医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院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基础医学、特种医学,法医学3个一级学科。建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基础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基础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基础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其中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学院有现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各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第三批示范课程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学院建设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药药理(心脑血管)实验室;中药药理(抗炎免疫药理方向、心脑血管药理方向)中医药三级实验室、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现有基础医学、放射医学、法医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基础医学,放射医学获批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在读研究生782人、本科生392人。基础医学院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国家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学院历史沿革和学科建设情况

二、夯实基础,完善医学教育支撑服务体系

学院承担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及第一、二临床医学院等全部48个本科专业(方向)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工作,年课时约46000学时,占全校本科教学总学时的20%以上。系统、扎实的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桥梁,学院不断加强医学教育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为学校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明确各教学环节对接的质量标准,充分调研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同类专业,贯彻OBE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科学合理,各教学环节有据可依。学院成立“教学专家督导组”,实施“基础医学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细则”,将质量评价和监督管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成立“基础医学院教学指导分委会”,实施“学院教学指导分委会工作细则”,对本科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精准管理。学院加强“双基”建设,形成“领导、督导、同行、学生”全员听评课制度、教学意见反馈制度,构建多渠道收集、多形式反馈、多方式改进的持续改进机制。双基建设年度考核全部达标,4个教研室获批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

目前,学院仅有基础医学专业2024届毕业生25人,毕业率和就业率均达100%。毕业生升学率68%,其中50%以上考取双一流、985高校,专业一致性和录取结果满意度均较高。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相关文件

三、立德树人,践行铸魂育人使命

(一)加强党的领导,推动三全育人

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推动“三全育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高质量党建为抓手,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成效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近五年学院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安徽省“样板党支部”3个、安徽省“工人先锋号”1个,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 个。《系统解剖学实验》入选安徽省 2023年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等多个先进个人典型。

学院党建先进组织

(二)深挖思政元素,提升育人实效

学院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对教学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和育人环境等情况进行梳理与检查,推进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邀请专家来院作课程思政培训指导。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研讨交流,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等;其中,《病理生理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同时还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在教育部“在线学习”进行展播。近五年,学院获批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课程思政教改项目4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校级8门。

病理生理学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教师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

四、科教协同,打造优质育人师资

学院在职教职工315人,专任教师22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6%。其中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2人,省级以上人才54人。近三年,高级职称教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100%,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143学时。学院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1个,安徽省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安徽省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坛新秀8人,校级十佳教师3人,3人获校教学贡献新华奖。多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教学智慧之星,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安徽省创新争先奖,安徽省最美教师等荣誉;学院重视教师教学发展与培训,定期组织召开各类教学研讨会、培训会,支持教师参加相关领域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驱动教学改革,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多名教师先进事迹被主流媒体报道

五、守正创新,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

学院聚焦“新医科”持续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积极探索PBL、TBL与CBL三轨交融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平台。提高教师教学信息化运用能力,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运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知识图谱,电子化实验报告系统,AI解剖学考评系统,形态学教考评一体化平台等辅助课堂高质量教学;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助力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经验交流;引进多方位课程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多方评价相结合,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学院拥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本科生开放虚拟机能学教学项目及形态学数字化样本等。基于原解剖学、形态标本馆建设升级的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人体科学馆,为教师提供虚实结合的情景化教学场景,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开展实践实验系列创新改革,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型实验,再到开展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独立科研课题,对实践实验过程分层分段设计,让学生接受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结合线上资源、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三模块、三层次、三阶段”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目前学院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第三批示范课程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3 项、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9 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示范课程3门。近五年学院共承担校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共计119项,其中省级以上79项。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模式图

国家一流课程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

六、以赛促教,着力锻造金课金师

学院每年常态化开展授课竞赛和说课大赛比赛,以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水平为出发点,紧跟“互联网+教育”理念,积极发挥“以赛促教、选拔骨干、树立标杆”的作用,为优秀中青年教师提供优良教学水平的展示平台,更好地带动学院中青年教师钻研教学业务、提高职业素养。多年的授课竞赛组织经验以及对青年教师的不断“打磨”,为学院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屡获佳绩。近年来,学院青年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人次;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项目青年教师英语授课大赛一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3人次;省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3 人次,二等奖 3人次。

李菲菲教师团队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谢芬芬教师团队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七、夯实基础,促进一流教材建设

学院教材建设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重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加强数字化教材建设,实现教材内容的动态调整和有机更新,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坚实的支撑。学院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省级乃至国家级教材的编写工作,用心打造了一批具有权威性、创新性、延续性的经典传承教材。近三年学院教师主编教材 4 部,副主编教材 11 部,参编教材 39 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 20 部,省级规划教材 4 部,作为副主编单位获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1 部。

八、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教融合育人

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科研资源与成果反哺教学,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力度;支持教师结合科研课题,指导本科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训练项目等,使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生人才培养。学院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代入教学内容,融入教材编写,转为实验课程;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选修课,使本科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前沿科学知识,为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其中,沈继龙团队确立了中国人体和动物相互传播的弓形虫优势基因型、标准虫株、迥异的毒力、独特的效应分子和不同的致病机制,该研究成果被写入经典专著《Toxoplasma gondii》第三版(2020),改写了国内多部“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近五年,学院共指导5+3早期接触科研训练项目400余项,承担基础医学科研导师带教144人,指导学院本科生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141项。

沈继龙教授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写进教科书

九、创新模式,培养卓越拔尖人才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基础医学专业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精心培育“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课程设置上开设基础医学案例PBL教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基础医学前沿技术等科研能力训练课程,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全程导师制、早期接触科研能力训练等,为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尽早融入科研提供支持。放射医学专业实施基础-临床双导师制,在低年级时提前见习,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之后再进入专业实习阶段解决问题,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同时,放射医学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核物理所、军事医学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及安徽放射环境监测龙头企业金皓峰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产业”新模式。法医学专业在完善“系统法医学课程群”建设及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双师双能师资团队”建设,培养综合素质强、基础技能强、创新能力强的法医学人才。学院以安徽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为抓手,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实习实训基地;设有省级基础医学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获批安徽省基础医学101计划建设项目,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放射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创新项目),校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放射医学专业)等。近三年学院作为指导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70 余项,指导本科生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 20 余项。

学院重视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聘请多位国外名校教授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开展“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线上课程学习。此外,学院教师积极参与留学生教学,年均承担留学生课程1385课时,近五年获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3项,校级课程8项。

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和建设项目 

  

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近三年,学院学子连续 2 年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 1 项,安徽省金奖;2 个学生团队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金奖。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发表 SCI 论文 6 篇,影响因子最高 29.4 分;以主要完成人获批专利 4 项。学院本科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次数分别为 2 人次、3 人次、13 人次。学生获省级以上艺术类比赛共计 30 余人次,校级以上艺术类比赛共计 400 余人次;学生获省级以上体育类比赛共计 10 余人次,获校级体育类比赛共计 70 人次。

本科生代表性创新成果